今年以来,应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据应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目标任务,继续高标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应城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聚焦“三个革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围绕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效。
改造中的小区
应城市住建局旧改负责人表示落实“楼道革命”,优化小区配套的首要任务是从消除建筑安全隐患、满足居民需求出发,通过对单元门进行更换、下水管道进行改造,楼内线缆规整等手段,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及安全水平。再是从提升居住舒适度、提高物业价值角度出发,坚持“政府引导、业主自愿,依法合规、公平合理”的原则,统筹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广场公寓小区居民张阿姨说:“小区改造前没有电梯,上下楼非常不方便,出门一次尽可能多买菜,总是担心生活用品没有买齐又要上下楼,更别说下楼去散步了。现在,电梯加好了,上下楼再也不用发愁了,每天吃完晚饭,我都会和邻居约着一起跳广场舞,有了电梯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改造后的小区
据调查,实施改造的小区因建成时间较早、房屋老旧的原因导致绿化杂乱、下水道及化粪池堵塞等问题频出,小区环境不容乐观,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为此,应城市住建局积极探索改“旧”立“新”机制,实施“环境革命”,全面改造提升,美化小区环境,提升小区颜值。
首先是全面清理小区陈年垃圾、配套分类垃圾桶、整治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其次是对小区室外公共区域系统化进行提升改造。通过优化交通动线,规范停车位,增加、预留充电设施,修缮道路铺装,改造室外供水及雨污管道,提升小区绿地;增补小区照明设施,结合未来社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补齐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短板;通过整合社区用房、征收改建等方式,打造一定规模的“一老一小”配套服务设施,多主体、多渠道提供“老人友好型”、“儿童友好型” 基础设施和服务。如在月圆片区挖掘片区存量资源,将原物业用房拆除,新建月圆小区服务中心,包含多功能接待服务大厅(红色驿站、托幼区、适老区、社区服务站、志愿服务站)、物业用房大厅、会议室等开放式服务功能,为小区居民和市民搭建了家门口的“公共客厅” 、“公共餐厅”,实现公共环境全面提升,公共区域功能补充丰富。
红色物业
聚焦“管理革命”,提升小区治理。应城市住建局针对小区管理难问题,积极开展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革,建立了完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楼栋长等多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对零星分散的老旧小区,通过连片改造后实施“大物业”管理,共享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暂不具备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条件的,推动“业主自治”“社区代管”等方式提供物业服务,扎实推进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同时,应城市住建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红色”物业,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监督物业服务,共同推动物业管理提升,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做到了“党建引领全覆盖、物业管理全参与、社区管理全融入”。(来源:应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员张明庆、编辑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