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宁,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经常忙到凌晨一点才睡觉,睁开眼就开始回复四面八方的求助和物资信息,不断协调运输车辆,联系爱心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她就是卢艳芬,咸宁市通城县某物流公司负责人。
卢艳芬准备将1000只爱心鸽子运回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咸宁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市委)的志愿者队伍,在短短的60天里,协调爱心车辆运送了16车、120吨疫情防控用品和生活物资。
在加入志愿者队伍后,她就全身心投入到了战疫中。团市委的志愿者们有一个工作群。群里每天会有各种问题出现,只要她看到了,就会在第一时间热心出来回复、解决;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会想尽办法,告诉跟谁对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争分夺秒的给一线医护人员多争取点时间和物资。
面对封城堵路,快递不畅,众多医疗物资无法在第一时间运到咸宁的问题,卢艳芬充分利用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网的关系协调车辆,联系爱心物资。
据悉,阿里巴巴菜鸟物流几乎覆盖了全国各个县、市、区,每个县都有物流分拨中心,有自己的物流配送车辆和人员。"有了这个资源,我可以和阿里巴巴菜鸟物流全国各个县域的负责人对接,联系车辆和物资,解决当前的物资运输难题。"卢艳芬说。
1月29日,收货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万个口罩和600套防护服被困武汉,卢艳芬迅速联系武汉的菜鸟物流同事,帮忙前往吴家山物流集散中心提货;1月30日,网友求助称,有10吨酒精在河南西乡需要车辆运输到武汉黄陂,卢艳芬通过物流同行,找到志愿者车辆免费帮忙运输;2月5日,卢艳芬帮助上海咸宁商会从仙桃找到运输车辆,运回一批医疗物资,捐赠给咸宁一线抗疫人员……
"有些时候,真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怎么都填补不了。打字打得手都发抖了,点击屏幕的手指感觉在抽筋。"经常地,卢艳芬靠在床上回复信息,拿着手机睡着了,早上五点多又在焦虑和紧迫中醒来。
"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卢艳芬说,因为有各方面朋友的帮忙,一直有对接成功的消息反馈过来,她感到无比欣慰。
其实,卢艳芬个子不高,看上去似乎还有些柔弱,但在疫情面前,这名7岁女孩的母亲,有着一股磅礴的力量,这种力量驱赶疲倦,激励着她奋勇前行。
向沙堆镇人民政府捐赠75%医用酒精和水果
卢艳芬在全力解决物资运输问题的同时,还不断向抗疫一线捐赠各类物资。据统计,她先后向通城县红十字会捐赠75%医用酒精1000斤、水果10箱;向通城县委统战部捐赠75%医用酒精120斤;向通城县沙堆镇人民政府捐赠75%医用酒精1000斤、水果12箱;向通城县看守所捐赠爱心包菜1000斤;向关刀镇里港村捐赠爱心包菜1000斤;向马港镇松港村捐赠75%医用酒精200斤、爱心包菜1000斤;向咸安区石门寺捐赠一后备箱的75%医用酒精、面条、蔬菜、苹果等物资,累计捐赠物资10万余元。
其实,卢艳芬在读初中时就与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她是一名校园记者,经常会参加志愿者活动。到了大学,卢艳芬更是各大论坛的积极分子,广泛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在公益路上,卢艳芬已经坚持了十九年。从做义工、义卖开始、到捐款捐物,到点对点对接学校,购买崭新的书籍、学习用品、冬衣等物品,捐赠给乡村特困留守儿童。这些年,卢艳芬累计捐款捐物已达100万余元。
学生写给卢艳芬的感谢信
"其实,公益不是用捐了多少钱财来衡量的,公益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只要心怀善意,都值得被珍视。它的意义在于你用爱心温暖他人,唤醒了世界的善意,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谈及为什么做公益时,卢艳芬说道。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和抗疫战士,卢艳芬用行动在这个春天绽放着名副其实的芬芳,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中国食品安全报网记者熊源、胡毅、通讯员周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