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认真谋划,全力推进。
钢花村街道召开老旧小区改造六方联动会议 从2019年开始,钢花村街道相继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和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改造工程项目,截至目前两个项目共计改造建筑面积达157.23万平方米,涉及27个小区院落;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已完成全方位改造,2005年以前建成的4个小区老旧改造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前进入收尾阶段。通过改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无物业、脏乱差、楼道安全隐患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586个楼栋、24003户居民感受到了改造带来的便利,居住质量明显改善。
调研现场 今年以来,钢花村街道将2005年以前建成的4个小区改造列入重点工作清单,本着“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做实联动”的基本要求,充分运用“六方联动”工作机制,发动多方参与,在改造难点上寻求突破,激发老旧小区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共建美好家园。
改造前的南苑社区南苑小区小广场
改造后的南苑社区南苑小区小广场 强化组织领导,高站位明确工作方向 高位引领明方向,钢花村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老旧改造工作;结合街道实际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明确相关科室的职责,有力推动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 区街联动强动力,钢花村街道在青山区挂点领导、青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协调解决老旧改造方案未涉及的工程事项和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包括景胜小区安装喇叭、晾衣杆,玉翠苑小区1-19门大门增设信报箱等一系列旧改难题;有效破除基层力量不足,管理不精的疑难杂症。 “六方联动”激活力,钢花村街道指导社区牵头组织,统筹“六方”积极主动作为,做实“社区吹哨,各方报到”,让小区的居民群众与参建各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及时答疑解惑、消除顾虑,商议改造方案,加强施工监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对不安全、不文明施工现象进行整顿。 坚持质效并举,高标准推动项目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钢花村街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入户走访,通过发放“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意愿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以居民改造需求为导向,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共同缔造,做到“居民不认可,方案不实施”。 坚持因地制宜,该街道全面摸排老旧小区外墙结构、管道老化程度、道路破损程度等信息,针对活动空间狭小、停车困难、道路破损、屋面漏水等影响群众生活的痛点问题,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为原则,合理制定完善改造方案。 坚持“内外兼修”,钢花村街道对楼梯粉刷、道路硬化补修、空中飞线治理、绿化培植补植等“面子”工程,先行规划,做到精细、精致、精美;同步实施“里子”工程,实施道路雨污分流、更新陈旧供水管网、疏通排污管道、屋面漏水等工程。
改造前的117社区新家园小区停车棚
改造后的117社区新家园小区停车棚 注重建管结合,高效能落实长效管理 加强资源整合,形成整体提升改造。钢花村街道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红色物业”“惠民项目”“平安建设”等民生工程结合,全方位改造提升小区环境,激活老旧小区全新生命周期;配建和完善物业服务设施设备,助力专业化物业管理全覆盖,促进“建管合一”。 加强后续管理,共同维护改造成果。钢花村街道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状,组织实施“物业牵手”行动,充分发挥红色物业企业“五大优势”,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针对文明施工难题,建立日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制度,在施工小区周边设立改造接待点,完善街道主导、社区落实、居民参与的小区治理体系,共同维护改造成果。 加强宣传引导,打牢坚实群众基础。钢花村街道利用小区网格群、钢花微邻里、小区宣传栏等线上线下手段,对已列入改造计划的小区进行政策宣传;把镜头聚焦改造一线,紧扣民意征集、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宣传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改造内容和进展情况,宣传正面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来源:武汉市青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通讯员洪嘉、李海南、编辑杨琴) |